周琦在NBA的经历并不长,他在火箭队只打了19场比赛就离开了。如今一位火箭博主表示,周琦本该是球队重点培养的对象,却因为机会有限和环境不利,最终没能留下。这位身高臂长且有投篮能力的球员,本可能在NBA有不同的结局。
火箭博主:周琦本该是重点培养对象
火箭博主在回顾球队近年的选秀和培养路线时,特别提到周琦。他认为,当时火箭有条件也有理由去重点培养周琦。作为内线球员,周琦具备防守范围大、封盖能力突出的优势,而且他在进攻端还有中远投基础,这在当时的NBA内线中并不多见。火箭队在那些年虽然是以外线进攻为主,但在防守和板凳深度上都有补强需求,周琦其实完全能在某些场景下发挥作用。
火箭博主指出,周琦进入NBA时正值火箭争冠窗口期,球队核心是哈登和保罗,他们的挡拆和传球能力很适合周琦这样能拉开空间的长人。然而现实是,周琦的出场时间很零碎,经常是垃圾时间才被派上场,这导致他无法稳定展现自己。即便在训练营表现不错,也因为伤病或战术安排被忽视。
周琦的身体条件在NBA大个子中算是瘦长类型,这需要时间去适应高强度对抗。火箭博主认为,如果球队能够制定系统性的增重与力量训练计划,并在比赛中给予稳定轮换的信任,周琦可能会更快适应NBA节奏。但实际上,火箭当时的培养重点放在即战力球员上,对年轻球员的成长投入精力不够。
这种背景下,周琦逐渐被边缘化,缺乏比赛经验的同时还背负着外界高期待。火箭博主感叹,NBA的环境对新人尤其是国际球员并不完全友好,有时并不是能力问题,而是怎样找到位置的问题。周琦如果在一支以培养为导向的队伍,可能会迎来不一样的职业发展。
打了19场就离开了NBA
周琦在火箭的两个赛季中,总共只打了19场NBA常规赛,这数字对于任何一名新秀来说都显得过少。出场时间短意味着数据有限,也意味着球队很难通过比赛验证他的上限。在火箭的战术框架下,他更多承担训练陪练的角色,而不是场上的主力轮换。
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伤病。周琦在第二赛季初期就遭遇脚踝伤势,恢复后球队的轮换已经固定;另一部分原因则是火箭在当时志在争夺总冠军,对于年轻球员的试错和调整空间几乎为零。在这种情况下,周琦的机会更加稀少,即使偶有登场也很难找到比赛节奏。
虽然只打了19场,但周琦留下过一些闪光瞬间,比如在比赛中送出的封盖和外线投篮,这些都显示出他在攻防两端的潜能。然而NBA是一个竞争极其激烈的联盟,没有稳定发挥就意味着可能很快被淘汰。火箭博主认为,球队当时在短期利益和长远发展之间选择了前者,牺牲了对一些潜力球员的耐心培养。
周琦离开NBA后回到国内联赛,很快重新证明了自己的能力,这也让很多人再次讨论当年火箭的用人策略。从防守覆盖范围到对抗后的投篮能力,周琦在CBA的表现更自由、更有自信,这反衬出他在NBA时期未被充分利用的事实。
对于只打了19场就离队的经历,周琦曾表示过遗憾,但他也承认NBA的节奏和身体对抗与国内完全不同,需要适应和调整的时间不止一两年。火箭博主的观点也印证了这一点——机会和培养才是年轻球员能否立足的关键。
周琦在火箭的故事提醒人们,篮球不仅是天赋的比拼,更是环境和机遇的结合。哪怕具备NBA级别的能力,如果缺乏系统培养和足够上场时间,最终也可能被迫提前离开。周琦的NBA经历,成为很多球迷心中的未解之憾。
如今回看,当时的火箭确实有能力让周琦在NBA站稳脚跟,却错过了培养长人的好机会,最终让他只打了19场就离开了NBA。